行山裝備識揀免受傷 背包要與體形相符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6/08/26 12:36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4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iStock

夏天的高熱漸漸退去,換來涼風送爽的秋天,吸引人走到郊外或山林間郁動一下身軀。

行山是有益身心的活動,安全性也高,但若裝備出問題或未有量力而為,也可能會造成肌肉甚至脊骨勞損。

年近40歲、做資訊科技工作的陳先生,平日多在案頭對着電腦忙過不停,所以每到假日便會一家四口齊齊出動玩樂,有時會去看戲逛街,而每個月總會抽時間享受行山郊野樂。

【延伸閱讀】行山新手入門路線 5條兩小時短途行山徑

揹包太重引致肩痛手痺

陳先生一直手部痺痛,有時睡覺時更會痛醒,以為是經常低頭用電腦和手機及休息不揀足所致,而累積的痛楚最愛在放假時爆發,令他很是困擾,於是求醫處理。惟經評估後發現手部痺痛並非源於工作,而是行山所致。

原來陳先生每次行山時,都會背着全家需要的水及其他物品,每次經過三數小時的重壓後,肩膊肌肉便因為過度繃緊而痠痛不已,甚至令周邊神經受壓,於是引起手部痺痛不適。

香港註冊脊醫王漢榮指出,行山引起的肌肉和脊骨問題很多時也與裝備有關,影響到走路的姿勢。例如背負太重可以增加肩頸背負荷,令肌肉緊張和壓迫附近神經,引起肩頸背痛,甚至「駝住背咁行」,令脊骨受壓。另外,若鞋過重而又要不斷上落斜,則會令膝蓋附近的肌肉和韌帶過勞,也會令小腿過分繃緊,可引起抽筋。

相片來源:經濟日報資料室

他稱,每年秋季開始便不時有個案因為行山而引起各種問題來求醫,常見如頸、背、膝及腳痛等,有些人更出現脊骨錯位、寒背、膊痛及手痺等情況。

【延伸閱讀】行山基本裝備 記得帶啱水樽

適當裝備減勞損創傷

市面有各式各樣的行山裝備,如何選擇才對?

王漢榮強調,行山裝備不一定貴就好,例如背包最重要是與自己體形相符,並設有胸帶和腰帶,使用時繫上可以幫助均勻負重。放置物件時也要注意,水等重物應放在背包靠近身驅的位置,避免重心被拉後。

相片來源:經濟日報資料室

至於鞋亦不一定要行山鞋。他指若間中才行一次山,穿一般的波鞋便可以,選擇一些鞋底較厚及坑紋較深的運動鞋可以增加抓地力,減少滑倒或扭傷,若經常行山的人士則宜購買專業的行山鞋。

此外,很多人愛用行山杖幫助,但它不是行山的必需品。王漢榮稱,是否使用行山杖要視乎個人狀況,適當使用可以幫助減省體力,尤其是大腿肌肉較弱的人可用作輔助,而上落路徑時可為身體提供多一個支點卸力,協助身體平衡。

相片來源:經濟日報資料室

注意步姿 量力而為

雖然行山看似只是走路,但其實與其他運動一樣,也要做足準備。王漢榮提醒市民,除了適當的裝備之外,行山前應該做一些熱身,讓身體進入狀態及減少意外;同時要帶備足夠的水和少許乾糧,補充身體所需;沿途則要注意環境及安全,避免意外發生。

他續稱,市民行山時也要留意步姿,例如應腳踭先落地,然後暢順地轉移重心至腳尖,最後亦最重要是量力而為,開始時宜選擇一些初級易行的路綫,途中亦要有休息時間,避免身體過勞而影響姿勢和容易引起意外或創傷。

原文刊於《經濟日報》(收費閱讀)

標題經TOPick 修改,原題為「揀啱裝備 做足準備 享受行山樂趣多」